職位推薦
- 珍格醫療-臨床銷售 15001-20000
- 地奧制藥-醫藥代表 6001-8000
- 普利德醫療-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
- 大唐-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
- 景德中藥-直營經理 6001-8000
- 安邦醫藥-省區招商經理 8001-10000
- 恒瑞醫藥-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-8000
- 黃河中藥-學術講師 8001-10000
發布日期:2025-06-10 瀏覽次數:18
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年會于當地時間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盛大舉行。本次大會上,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和張劍教授牽頭開展的“阿得貝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和順鉑/卡鉑治療三陰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的II期臨床研究(ABC研究)”研究在快速口頭報告專場進行了匯報[1]。阿得貝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和順鉑/卡鉑有望為晚期三陰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提供新的聯合治療方案。
2025 ASCO現場圖: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婷教授進行口頭報告
01研究背景
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,是僅次于肺癌易發生腦轉移的第二常見實體瘤,初診時有5%的患者發生腦轉移,進展中15%~30%的患者會發生腦轉移[2]。其中三陰性乳腺癌(TNBC)患者發生腦轉移時間早、發生率高,在晚期TNBC中腦轉移發生率為26%~46%[2-3]。
既往報道顯示PD-1/PD-L1抑制劑、含鉑化療方案和貝伐珠單抗可能有效治療腦轉移[4-7]。本研究探索了阿得貝利單抗(PD-L1抑制劑)聯合貝伐珠單抗和順鉑/卡鉑治療TNBC伴腦轉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。
02研究設計
本研究為單中心、單臂Ⅱ期臨床試驗,共納入35例復發轉移三陰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,既往未接受過貝伐珠單抗和PD-1/PD-L1抑制劑治療。符合條件受試者接受阿得貝利單抗(20mg/kg)聯合貝伐珠單抗(7.5mg/kg)和順鉑(75mg/m2)或卡鉑(AUC=5)治療,治療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。
研究主要終點為根據RANO-BM標準評估的中樞神經系統客觀緩解率(CNS-ORR),次要終點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臨床獲益率(CNS-CBR)、無進展生存期(PFS)、總生存期(OS)、首次進展位置及安全性。
研究設計
03研究結果
截至2025年4月10日,在所有患者中,42.9%(15例)入組時已有神經系統癥狀,80.0%(28例)既往未接受任何腦轉移的局部治療。患者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2線(范圍0–4),其中40%(14例)既往接受過鉑類藥物。
中位隨訪時間為17.5個月,確認的CNS-ORR為77.1%(27/35),確認的CNS-CBR為80%(28/35),CNS-PFS為11.5個月(6.2-NR),整體mPFS為8.3個月(5.8-11.5),中位OS尚不成熟。
PFS和OS結果
亞組分析顯示,在PD-L1陰性(CPS<1)人群中,CNS-PFS為11.5個月,在PD-L1陽性(CPS≥1)人群中,CNS-PFS由于事件數較少尚未達到;整體PFS在PD-L1陰性和陽性人群中分別為7.6個月和10個月。
本研究引入了三陰性乳腺癌“復旦分型”,根據分型顯示,在免疫調節型(IM型)中,CNS-PFS尚未達到,在非免疫調節型(Non-IM型)中,CNS-PFS為10個月;整體PFS在免疫調節型(IM型)和非免疫調節型(Non-IM型)展示出明顯差異,PFS分別為19個月和6.1個月。
亞組結果
在安全性方面,此方案整體可控。
04研究結論
阿得貝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和順鉑/卡鉑治療是首個在伴有腦轉移的TNBC中顯示出高顱內抗腫瘤活性、延長CNS-PFS和PFS的治療方案,且此方案安全性良好,有望為晚期三陰性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提供新的聯合治療方案。研究提示PD-L1狀態和TNBC“復旦分型”可能預測此聯合治療的療效,未來需開展相關研究來進一步驗證。
參考文獻:
1.A phase II clinical study of adebrelimab and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cisplatin/carboplatin in triple-neg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. ASCO 2025:Rapid Oral abstract 1018.
2.Niwinska A, et al. Cancers, 2022, 14(4): 965.
3. Venkitaraman R, et al. Clin Oncol, 2009, 21(9): 729-730.
4. Ilana S, et al. The oncologist, 2022, 27(7): 538-547.
5. Amelie G, et al. Breast Cancer Res. 2020 Oct 23;22(1):111.
6. Miao L, et al. Oncology letters, 2013, 5(3): 983-991.
7. Caroline B, et al. Br J Cancer, 2021, 124(1): 142-155.
300多萬優質簡歷
17年行業積淀
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
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